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八:从2020年中报分析看中国银行业塑造韧性竞争力(下)

银行家杂志 银行家杂志 2022-05-11

作者  |  沈小红 张华 尤忠彬 王凯 张庆杰

德勤中国最新发布《202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分析》报告,涵盖2020年上半年经济及金融形势概览,以及国内上市银行中期业绩综述、财务数据分析和业务观察,比较境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六家代表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六家境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经营模式及监管变化的应对,并通过对高风险中小银行的风险防控和化解、数字化转型塑造银行韧性竞争力和商业银行“十四五”规划重点三大热点话题,进一步为国内银行业提供详尽的行业洞察,剖析未来发展趋势。


本下篇中我们将从银行业全面数据化转型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塑造银行韧性竞争力,赢取未来。


准备迎接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2020年的中报注定意义非凡。这是在持续了十余年的稳定增长后,多家银行第一次在利润同比增长这一核心指标前加上负号。


但不能说利润的负增长代表了银行业黄金时代的终结:除经营环境的恶化外,负增长的出现一方面是银行主动提高拨备、积极认定处置不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受到让利实体这一监管导向的影响。如果将这些因素排除在外,重新估算各家银行的经营指标,其表现尚可接受。


但现实情况也远称不上乐观,银行置身于实体经济之后,外部环境首先冲击实体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分析结果来看,实体经济在2020年上半年触底,而这意味着,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银行业所处的环境将具备更大的不确定性。


当前,并非银行业的破晓时分……


韧性,未来成功银行的核心品质


波动与不确定性正成为银行需要面对的新常态,而如何在困境中保证生存乃至发展?这是每家追求长期成功的银行必须回答的问题。


通过深度分析多个国家跨越数个周期且长期保持卓越的银行,我们发现这些银行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超乎寻常的“韧性”。所谓韧性,是指对恶劣外部环境具备较强抵抗力,能够在危机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灵活适应与调整的能力。


从国内银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本次下行也有其价 值。以本次下行为鉴,国内银行不但要思考如何挺过难关,更要关注未来发展,将提升韧性作为自身的首要任 务,以应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做到谋长篇、布大局。


全面数据化转型,构建韧性的最优解


卓越银行能够跨越周期的原因多种多样,韧性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有些以领导力破局、有的银行以灵活变革见长、有的银行善以高水平的成本控制度过难关……


通过研究卓越银行的共性,德勤识别到韧性的构建主要依托于四大核心能力:一是敏锐感知力,能够帮助银行预先把握外部风险的出现,为采取行动留出时间窗口;二是精准决策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企业状况与资源,做出正确判断,果断采取措施;三是敏捷变化力,支持银行根据策略,灵活重构自身能力,将全行上下调整为适宜的形态;四是经营忍耐力,通过不断的降本增效,为转型留出空间,当危机无可避免,显著优于同业的成本效率将为银行调整策略预留充足的缓冲。以上四项核心能力,是银行提升韧性的必由之路。


修炼韧性非一日之功,但当前环境下,提升韧性已是时不我待。目前来看,全面数据化转型是快速构建韧性成本最可控、成果最稳定、回报最可观的路径。


数据先行,塑造敏锐感知力


危机的发生早有预兆,而韧性银行对于变化的敏感性与分析能力往往更胜一筹。这些企业善于广泛地收集市场信 号,并从来源繁复、错综复杂的数据中精准地识别到潜在的挑战与变化,形成对于未来趋势的主动判断,并提前思考如何将自身调整为“防冲击姿势”。


全面数据化可以有效帮助银行提升预警和应变能力。对外,智能化的经营分析体系可以基于外部数据对市场信号进行监测,针对核心指标的异常波动进行快速甚至实时的预警与分析,提升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敏锐度。向内,数字化终端与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触角深入经营末梢,保证客户、员工、成本的细微变化都可以被企业精准识别,并快速汇总、向上传达。在内外兼修的数字化能力支持下, 往往可以赢得应对危机的“黄金时间窗口”。


智能驱动,提升精准决策力


识别到危机来临后,银行还需要在有限的反应时间窗口内做出有效的应对决策。韧性企业往往具备较强的决断力。这依赖于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决策所需的各类有效数据、基于对自身资源的盘点,抓住核心决策依据,最终做出关键的科学决策。


然而部分银行,或是因数据质量与时效性的问题无法快速掌握关键决策依据,或是由于分析工具的缺失导致对于处理繁杂信息分析处理不足。在这双重阻碍下,往往在危机之下“手足失措”,无法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


银行应通过全面数据化转型,着重打造应变决策支持体系。一方面,通过夯实数据基础、配备分析工具,快速盘清数据资产“家底”;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数据科学应用、引入数据智能,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决策辅助。


灵活架构,打造敏捷变化力


在快速明确危机应对策略后,韧性银行在执行力上往往也更胜一筹。一方面,危机时代需要银行能快速调整经营方向,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在高速上修车”。这就对资源重组和业务重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危机下的容错空间也更小,这就需要银行对执行过程和效果有更强的掌控。


全面数据化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采用中台+微服务架构,通过业务和数据的“中台化”,将自身各项核心能力进行解耦,打造成相对独立的、普适于各类业务形态的能力单元。各个业务单元可以进行灵活重组, 快速调整成新的业务模式,从而适应危机时代起伏跌宕的市场环境。


除了敏捷的技术架构外,可以通过覆盖经营管理、客户交互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工具、系统的建设,形成经营管理大脑。强大的管理大脑可以将精细化的管理输出到每一个小前端,实现管理链条的充分压缩,保证决策可以快速高效地向下传递并执行,避免过往层层向下传导模式所产生的执行偏差,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


降本增效,强化冲击忍耐力


韧性银行在经营能效与成本管理上对自身格外严苛,并将降本增效作为生存发展的核心任务。在经济下行时期, 一般银行由于经营质量的不足,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 在压力下不得不被动地调整人员、出清资产负债,使自身疲于求生。而韧性银行由于具备较高的经营质量、较优的人员与成本结构,形成了应对危机的缓冲带,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危机。


全面数据化转型可以有效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一方面, 通过数字化替代,可以有效减少低效流程、减少人力投入,进一步优化成本;另一方面,数字化手段可以将人员从低价值密度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通过智能工具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赋能,有效提升员工的价值产出。


启动全面数据化转型,尽快


在本轮下行周期中,银行能够调动的资源被进一步压缩, 能否将钱真正花到“刀刃”上,成为每家银行必须答对的选择题。通过推动全面数据化转型构建四大能力,是银行构建韧性的最优路径。


全面数据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德勤建议银行不妨从以下三大核心能力入手,优先在这些领域推动转型变革:


图4  银行三大核心能力变革


 对于管理层而言,上述的种种知易行难。理解全面数据化与提升韧性的关系并非难事,但鲜有领导者能够快速推动全行上下形成一致并义无反顾地踏上通往韧性的数字化之路。推动全面数据化转型的领导者需要充分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慢慢挺过去,是否有必要立即投入转型?


请参考以下回答,“更快启动一步,都会使我们在这次下行中超过诸多的竞争者;更快启动一步,都会使我们更快缓解当前的经营压力;更快启动一步,都会提升我们抗住下次危机的几率。”


请尽快启动,加速向前。


——本文节选自《中流击水 奋楫者进——202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年是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团队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系列报告,12年一个轮回,当我们回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时,我们看到2008年在《银行家》一级资本排名中,仅有工商银行排名前十,而中国的银行业也仅有45家上榜。时至2019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排名一级资本前四,中国的银行业也有多达136家上榜,其中包括网商银行,显示了中国在传统商业银行领域的稳步坚实发展成果,以及科技及普惠金融服务领域的活力与影响力。


作者单位:德勤中国


专栏主持人:王炜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负责人


专栏介绍:银行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在更高效地获客、活客、留客的同时,给客户带来更便捷的服务、更低廉的价格、更友好的体验。《数字化转型观察》栏目,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案例,分析衡量转型效果、探讨数字银行发展等。敬请分享精彩案例与观点。

点击链接↓ 了解更多精选文章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七:从2020年中报分析看中国银行业塑造韧性竞争力(上)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六:发展数字小微信贷的痛点与突破路径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五:疫情下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四:数字经济时代关键技术对银行转型的影响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三: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浅析

 数字化观察之六十二:数字化转型助力塑造价值银行


↓↓↓点击下方图片,更多专题精选文章↓↓↓


分享、在看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